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

社區大學的發展困境與未來規劃(教育部社教司)

 1998年,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成立,為台灣第一所社區大學,短短10年間,目前全台灣已有78所社區大學及 14所原住民部落社區大學,其設立目的在於發展公民社會、打開公共領域、重建社會價值觀,因此必須透過知識解放、社區參與、在地行動等途徑來落實社區大學理念。


社區大學設立不只符合了終身學習時代的潮流,更具有台灣本土特有的「草根味」,鼓動了大量的社區居民走出家門,關心地方文史、生態環保等公共議題,積極地參與各種志工活動,因此,本部從90年度起編列經費,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社區大學,至今補助已逾10億元,每年約有22萬人參與學習,成果豐碩。

這10年以來,社區大學的發展產生了一些困境,在經營面部分,開設課程受市場化的影響,品管機制不一,使得生活藝能類課程約占50%;在資源面方面,社區大學辦學之人事、財務與場域,欠缺自主性;在法制面部分,定位不明,法源並未明確規範其主體。此外,社區大學的發展,亦有一些需要各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的關切:如經費投入仍相對不足、輔導及評鑑工作仍須強化、社區教育人才培育不足等。

未來本部除持續支持社區大學成長,在經營面部分,將擬定一套社區大學設立基準,作為社區大學未來獎勵及補助經費分配之依據,未符合此基準,來年將不予補助,並將各直轄市、縣 (市 )政府評鑑所屬社大成績,與本部補助款做連結;在資源面部分,為解決自主空間不足,規劃實體完全社區大學,98年度將試辦2-3所,從事研發課程、師資培訓、在地發展、全球接軌、傳播出版等,並能成為社區大學溝通及整合發展平台;在法制面方面:於終身學習法成立社區大學專章,並加列社區大學設立基準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編按:
一、本文為教育部社教司97年8月26日發佈之新聞稿,轉引自:http://www.edu.tw/society/news.aspx?news_sn=2010&pages=2&site_content_sn=5507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112年課程心得分享-盧秋志

 課程:電影與人生 每次看到侯孝賢先生、賴清德副總統說自己是「礦工之子」,我就心有異樣,我的第二個工作就是礦工,老礦工教我頭戴頭燈,腰繫電池……生活就是勇敢不斷的學習。 退休後加入苗栗社大二十年了,社大讀書會教會我如何讀好一本書,如何去導讀,也因此自己編寫了六本書,持續的學習充實...